金融创新助力土地托管 稳定粮食生产

2022-01-06 09:57:42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

记者近日在黑龙江省调研大豆、玉米市场时发现,为了做好“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部分期货经营机构依托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求,为农业产业链提供期现结合、供应链金融等专业化服务,并针对土地托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期货、期权工具开展金融创新服务,为稳定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黑土地”需要更多金融创新服务 

黑龙江省素以“黑土地”闻名,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适合大面积机械化、集约化经营生产。近年全省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500万吨以上,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202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7541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南华期货副总经理唐启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前黑龙江农民土地托管的需求较大,相应地对金融服务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针对新变化新需求,南华期货等期货经营机构在连续多年参与金融创新项目帮扶的基础上,尝试在土地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中,与“保险+期货”等模式相结合,摸索出了一种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创新模式,可以提高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土地托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全程托管和半程托管。不管哪一种类型,制约土地托管主体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缺少资金支持。托管主体从银行贷款相当困难,一方面是银行贷款手续复杂,另一方面托管主体多为农户个体,银行授信较低。此外,银行放贷也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另外,托管单位在投入现代农业要素谋求实现农业规模效益时,面临着较高的市场风险和规模风险,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决策失误,托管单位和托管主体面临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生的业务模式,个别农业主管单位对开展农村土地托管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相关宣传和政策推进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农户对其认识相对片面。由于托管主体资源匮乏,如秋粮上市后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等,售粮难成为影响其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唐启军对记者表示,海伦市是黑龙江省绥化市的县级市,总耕地面积441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17年至今,南华期货利用金融衍生品为海伦市豆农设计了“订单农业+保险+期货”、大豆价格保值方案、县域覆盖收入险等风险管理项目,助力海伦市豆农规避粮食集中上市时期的价格波动风险。经过连续4年在海伦市开展金融扶贫试点工作,南华期货已累计服务46115位豆农,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6815户,覆盖面积326.24万亩,保障大豆52.58万吨,累计赔付超过1.33亿元。与此同时,南华期货积极组织海伦市政府、土地托管企业——农时农业公司及农户进行多次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和认识各环节的难点。目前,面对土地托管中银行、托管单位、托管主体等面临的问题,南华期货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推出了“土地托管+银行+保险+期货+龙头企业”等新型产业联合模式,为推动土地托管发展献计献策,为海伦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探索有效途径。

服务土地托管,创新模式应运而生 

“土地托管+银行+保险+期货+龙头企业”这个业务模式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效果如何呢?唐启军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首先,当地的托管企业选择具有实际种植经验、具备与种植规模相匹配的管理能力及相配套的农机具,以及银行要求具备的基本准入条件的规模种植主体作为目标客户,为其在银行贷款做担保,并交付一定的贷款保证金,解决托管主体资金难的问题。

其次,托管企业向具备资质的保险公司投保商业性收入保险,最低保障金额需至少能够覆盖贷款本金及利息。商业性收入保险可以使借款人在农作物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价格下跌时,仍可享有最低收入保障,解决还款能力问题。

再次,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再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其中价格保险部分是由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进行操作,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产量保险部分则是由保险公司通过向再保险机构投保,以规避产量下跌风险。

最后,积极引入银行认可的国有粮食企业,在出具保单后,托管主体与企业签订基差合同,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农户可按照期货盘面价格扣除事先约定的基差点价售粮,进一步为农民提供增收渠道。

唐启军表示,南华期货在与农时农业公司多次交流与探讨中,了解了业务推进遇到的难点问题,根据其需求提供了上述多方合作的业务模式,并在南华期货与农时农业公司等主体达成合作意向后开始逐渐落实该项目。具体流程如下:农作物播种前,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时农业公司给予担保的条件下,为托管主体提供年化利率6%的贷款,解决了托管主体资金难的问题。农时农业公司向托管主体销售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由于企业大批量采购比个体采购成本低,农时农业公司可以拿出一部分农资利润为托管主体投保,缴纳相应的保费,保障托管主体一定的种植效益,既降低了托管主体的种植风险,也降低了违约风险。与此同时,阳光农险与南华期货、再保险公司签订协议。此外,南华期货还积极引入九三集团与农户签订大豆等农产品基差收购合同。

“服务土地托管金融创新模式,我们首选在海伦市开展,2021年计划托管面积为20万亩大豆,全部利用‘保险+期货’规避风险。项目设定大豆保障亩产量0.16吨,保险责任水平为85%,约定价格为3900元/吨,则收入保险保额为0.16×85%×3900=530元/亩,保费47元/亩。其中,约定保险价格为3900元/吨,以2021年9月、10月大商所黄豆一号2101合约交易日收盘平均价为比价标准。”唐启军说,保险产品到期后,投保托管主体所在地区经过测产,实际收入低于目标收入,产生理赔责任,每亩平均赔付29元,总共赔付580万元。通过签订基差合同,托管主体2021年11月末到12月初在南华期货的指导下最终点价售粮的价格在2.72—2.73元/斤,比当地市场价格高0.02—0.03元/斤。通过基差销售,托管主体实现了高价卖粮变现,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南华期货前期在海伦市利用金融工具帮扶已打下了良好基础,便于在当地探索“托管+银行+保险+期货+龙头企业”这一模式,整个过程实现了风险闭环、全方位保障。对农户而言,这不仅解决了售粮难,而且实现了增收;对农时农业公司而言,虽然减少了农资销售的利润,但有效保障了该模式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有利于后续扩大托管面积和业务规模;对于九三集团而言,可以锁定原材料,稳定货源。农时农业公司在种植前端解决了托管主体的融资问题,并为托管主体提供保险,使得农时农业公司与托管主体的黏性很强。在订单农业方面,托管主体非常信任南华期货与农时农业公司引入的九三集团,这极大地降低了托管主体与企业签订农业订单的违约风险。

唐启军认为,服务土地托管的金融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为期货、期权市场服务“三农”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了活力。通过在土地托管中“保险+期货(权)”、订单农业与风险管理等多种手段结合,补上了金融市场服务农业的短板,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另外,在当前托管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新型托管经营方式——多主体联合托管。从理论上看,多主体联合托管将避免单个经营主体因管理不规范、融资困难等引发的问题,同时利用金融工具服务现货市场,把涉农主体的优势充分结合。该模式资源互补、优化协作,可加强产业合作,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本文相关期货公司

南华期货

TOP.12

A类期货公司

  • 成立时间:

    1996年

  • 所属证监:

    浙江证监局

  • 注册资本:

    6.1亿元

  • 最新评级:

    AA

查看详细资料

本文相关期货品种

玉米

  • 品种分类:

    农产品

  • 交易场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

  •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 交易代码:

    C

查看详细资料